第179节(1 / 2)

炮灰奋斗史[清] 玄北 2243 字 1个月前

元宝此时还不知道哈士奇的威力,很有信心的点头,“放心吧,额娘,我肯定会教好它,让它知道吃喝拉撒在什么地方。”

敏宁看着儿子信心的样子,不怀好意的笑了。

元宝抱着小狗过来,也只是显摆一下,给额娘看过了,自然也不能忘了弟弟妹妹,然后抱着小狗转身就走了。

那只哈士奇躺在他怀里仍然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

等人走远,敏宁收了笑,又有些不满,她哥也太可恶了,当年送她一只假狗,怎么轮到她儿子,就变成了真的小狗呢?

图纸只是大致修改,之后具体的设计就由名下那些工匠来处理,只过了三天新的图纸就到了敏宁手中。

她看了看问题不大,只是思维还是局限在这个时代,一些场所都被隔开划分了男女。

敏宁便将这些墙改造成铁栏杆,暂时可能大家不会接受男女同席,不过等时日一久,风气有了变化,这些栏杆就可以拆除了。

这样一份完整的图纸交过去之后,施工队就带着人马进驻到那几个院子中,该拆的拆,该改建的改建。

不过有一部分因涉及连接着孔庙,就得需要小心了,要是伤到了孔庙,到时受到那些文人的咆哮又不是一件好事。

大概是知道孔庙跟太学这边被人买下来改造,不少文人都关注起来,甚至报纸上都有了提及。

不少人都想知道这块地方买下来,是打算做什么?

有人猜是开图书馆,有人猜是朝廷想要建一个新衙门。

实际上这块地并不是那么容易拿下来的,孔庙跟太学旁边的这块地已经属于文学圣地,没有一定身份根本拿不下来。

也难怪,有人会猜是朝廷来建衙门用的。

这里面的人全都忽略了与太学只有一路之隔的东边贝勒府。

没有人会想到这块地是贝勒爷出马拿下的。

因为这一块地,四爷因着水泥一事亲自找了皇帝讨奖赏,敏宁又按照市价拿了下来,也没占官府的便宜,因为暂时没有透露出做什么,才惹来旁人的好奇。

太学之中可是有不少学子经常投稿给报馆,这不隔壁一有动静,就投稿到报馆中,这才引来了京中文人的注意。

不过这些都没有打扰到敏宁,学校在建了,各家的名册由碧影带着人在整理。

那么目前只有一件事还没有做,那就是课本。

课本可是关注着孩子们将来要学什么?

光是纯理论的四书五经,敏宁自然抛弃了,毕竟这些孩子未来根本不可能参加科考,也没指望在小时候就将这些全都学会,敏宁便打算挑一部分浅显得有寓意的放入课本之中。

其他的那就向社会招稿。

还是老办法,用报纸来招稿,然后由人来审核。

孩子小时候正是塑造三观的时候,怎样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那么选的书就要慎重起来。

因为孩子小时候除了父母身上学到一些东西以外,大多数知识都是来源于书本上,避免将孩子的三观塑歪了,此时这些课本内容就需要慎重起来。

敏宁没有急着现在就向报纸上发布招稿的广告。

而是托人去拜访她看中的几位老先生。

有些是文学方面的大拿,有些擅长理科,还有一些研究历史,甚至有人文文化和哲学思想、人类的起源。

可以说敏宁是小看了这个时代,三千年前就可以出圣人,没道理三千年后还不如那些古人。

敏宁请了人之后,有些感兴趣同意来教授,有些孤傲的拒绝了。

毕竟是给皇孙和王孙授课,难免会有些受气,总是这些已经致仕的老大人自然不愿意。

敏宁也没有勉强,反正最先一批的学生招的也不多,等时间一久总能够发动这些老大人。

而且敏宁也没有要求这些人站队,只说这些孩子进入学院之后,只是平凡的学子,课程也不用担心,记得按照书上来教就可。

招聘的人中而且有一些老大人,还有一些年轻人,都是敏宁自己私下里办的那几个学院挑出来的孩子,有善于地理的,有善于数学的,还有善于格物,善于西洋话的。

总之,选修的这一部分多数都是年轻人来教。

学院总共分为五个年级。

未来是六岁入学,不过目前嘛,第一批年龄都不一样,那就打到一个年级中,第一学期之后按照学习进度来分。

至于以后,就得按照规矩来了。

一年级二年级只教简单的文字和加减乘除,三年级并开始添加选修课和必修课。

选修课就是格物,西洋话,以及琴棋书画之类。

必修课是数学和地理。

学不会数学,肯定是不行的,而地理,身为皇室子孙,不知道大清的版图有多大?怎么能教会他们懂得什么叫做寸土不能失?

选定好老师之后,那些年老的老师,并不是说一定要让他们上课的,有些简单的内容,或是课外活动呀,或是批阅试卷,完全可以让助教来帮忙。

这一部分就可以从太学里招,敏宁就想着徇私将敏仪给塞进来。

等老师和助教们招收完毕以后,审阅投稿的事给他们。

审稿的标准是教导孩子才学跟人品并重。

就算这些孩子教出来学习不出众,但人品要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