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节(1 / 2)

炮灰奋斗史[清] 玄北 2339 字 1个月前

这回要不是十三跟十四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可能很难将这些人给揪出来。

看到最后,敏宁更是瞪大了眼,“什么?当年理亲王劫走的那批银子,被这些人弄到手了?”感情理亲王当年就是给这些人背了黑锅。

四爷听了之后,更是一脸寒冰,“这还只是小事,这些人将这件事瞒得紧紧的,不仅骗过了二哥,还骗过了汗阿玛。”

当年那笔银子确实在黄河丢失,后来二哥的人将这批银子弄到山东去,结果山东那批人胆子肥了,直接将这批银子给昧了下来。

二哥以为这批银子还藏的好好的,而汗阿玛调查到那批银子是二哥弄走的,后来就算追问二哥也说不出来。

因为二哥派下去的那部分人根本没有回京,后来二哥也察觉到不对之处,还没来得及再派人去查,就被太上皇迫不及待的废了。

这事变成了一个无头公案。

没想到山东官场那些人胆子这么肥,连这批银子都敢动!

敏宁笑了笑,“爷,你要是想治这群人,我给你出个主意。”

四爷转过头来看她。

敏宁将折子放到桌子上,边往他身边走边说,“不如你就办一个反贪的衙门,这个衙门里的官员平日里没有等级,不过只要办案的时候就是见官大一级。可以任由民间举报贪官污吏,哪里有贪官污吏,哪里就有反贪衙门。山东官场上的事,您也不要动手,直接挑选人组成反贪衙门,让这些人去查,拿到证据之后,依法处置。”

四爷一听她这话,心里虽然赞同,但还是摇了摇头说,“组建新衙门并不像之前组建这种不重要的管理出版衙门容易,谁知道这反贪衙门,会不会反而被拉下水。”

敏宁却道:“有这么一个总是有警示性,这也是作为朝廷手中的一把刀,这把刀时时刻刻竖在百官头上,虽然反贪局有可能被腐化,但是只要上位者是一个像您这样手段强硬的皇帝,未必不能将反贪局清扫干净,再次焕发新生。”

见四爷有些心动,敏宁又继续道:“不如咱们就先试一试,临时组建一个反贪组,就拿这些人来磨练反贪组,若是效果不错的话,就继续留下去,若是不如所愿的话再撤销。”

四爷认同了她这个提议,“行,就按你说的来吧。”

屋里的苏培盛连动也不敢动,特别是听到两位主子在商量国事,他恨不得此时自己是个死人。

万岁爷竟然不怪罪安贵妃干政,就连政治也跟她有商有量,苏培盛只觉得头皮发麻,觉得自己知道太多了,总有一天会被杀人灭口。

“那么你觉得怕谁来掌管这反贪组?”四爷拉着她到一旁坐下。

敏宁回道:“反正也就这么一个临时的组,谁来掌管也只是暂时的,我看不如就看理亲王来办这件事。反正前往西洋这事还得一两年,暂时就让他管着这个事。”

让四爷来说,这绝对是一个拍案叫绝的提议。

山东那群官员偷偷拿走了盐税的银子,反而让二哥背黑锅二次被废,这事若是让二哥知道,绝对不会饶过这群人。

这样一来的话,肯定能将这些人的老底都挖出来,反贪组组长人选确实非二哥莫属。

畅春园里,理亲王一家正安然的呆在一座小院子里。

被从宫中挪移出来之后,理亲王还以为自己只是被换了一个地方继续圈禁,没想到老四真的将人都撤走了。

理亲王如今的住处正是当年做太子时在畅春园里的住处,可以说是一点也没有变,甚至比宫中还要大许多。

至少在园子里,后宅女人孩子也能够住得开,住开了,也就没有那么多争吵。

自打老四说想要安排他去洋人的地方,理亲王让人收集了许多西洋的书籍,甚至跟一些洋教士也往来甚密,就是为了打探洋人的风俗习惯。

理亲王即将排被派遣到西洋去,暂时还是个秘密。

见老四那边没有露出口风,理亲王自然也没有说出去。

不过,理亲王这个废太子被放出来之后,自然少不了人关注,所以那跟洋人接触的时候,少不得有些人猜测他是否有不轨之心。

有些人甚至安排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报了上去,就是在新帝面前搏出位。

这些折子都没有到四爷面前,就被内阁给刷下去了。

或许旁人不知道,但内阁,皇帝可是事先给他们通过气的。

若真的让这些莫须有的折子传上去,不仅他们丢脸,要是惹怒了皇帝,他们也跟着吃挂子。

这种种消息,理亲王不是没有听到,不过每次听到之后他都没有放在心上。

倒是让不明所以的人更加一头雾水。

这一日,理亲王照例在院子里看书,他看的书都是拉丁语,你有的时候学过西洋语,不过只是为了在太上皇面前出风头而已。

近年来不怎么使用,早就忘了大半。

这回终于有空闲将这门语言捡了起来,好在有大量的底子,恢复起来也不是那么困难。

外面传来嘈杂声,很快理亲王身边的贴身太监,在外面跑了进来。

“爷,外面、外面圣旨到!”

理亲王一听到圣旨,便训斥了一句,“慌张什么?还不随本王去接圣旨。”

说着将书盖在桌子上,起身在太监的帮助下整理了一下衣服才大步往院门外走。

理亲王在畅春园的居所,是大院套着小院。

所以要走到最外面的院子,有一段路程。好在,如今的畅春园里,只要这条小路都被铺上了水泥路,走起来是又快又方便。

传圣旨的人是吏部官员,理亲王便知道有重要的事。

不然普通的圣旨让太监传就可,甚至有些事连圣旨都不要,只要传一声口谕。

吏部过来的一共是三个人。

这几个人当中,理亲王只认识一个,就是于廷翼,他爹是于成龙,于成龙曾经还是太子太保。

只是可惜三十年前就去世了,没能为他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