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制度(1 / 2)

奋斗在美国 东方胜 1174 字 1个月前

托前陕西巡抚杨鹤的福,为了筹集兵力平叛,将沿途九县一府的兵力抽掉的干干净净。沿途各县现在都是县衙的衙役们带着民夫上城头巡视,在被救世军围上后劝了几句就全部开城投降了。

古代战争约定俗成一般不流行杀俘,但是如果抵抗的话,破城后往往会被屠城。

这样的县城原本也没有放在张诚和中山玉子的眼中,因为这样的地方并非根据地。富县那里,至少有着几万救世军的家属。

不过,这样的县城粮仓等多少还是有些储备的——虽然里面有的粮食已经被管理仓库的相关官员吏胥们合伙盗卖了,但是粮食仍留在仓库里没有搬出去,既然是粮仓这里总要在上官检查时留些粮食应对。加上对士绅阶层进行抄家活动,也得了不少粮食和大量的金银浮财——这个时代虽然已经接近最坏的时代,可是并不妨碍士绅们在临死的前一刻还花天酒地。

有了钱粮,不管是赈灾还是铸币,都有了来源。根据明朝法律,明朝法定的货币其实是铜钱和宝钞——但是,宝钞这东西呢,朱元璋想的太简单了,只发不回收(这在现代相当于发钞的央行不承认自家货币的合法性,央行下面的银行自然也不会收取宝钞作为储蓄和贷款,并且不执行宝钞和铜钱兑换的业务)。很快把宝钞变成了后世军用票一样的存在——为了抢劫民间财富而诞生。

而铸造铜钱呢,哪怕明朝政府已经用了不花钱的犯人来干活,但铜钱其铸造成本还是高于铜钱本身的购买力——也就是说,明朝铸造铜钱是亏本的。明朝民间有一种不正当的生意,就是把铜钱融化后,铸成铜器卖掉进行牟利。

明朝初期的时候,商业不够发达,还能用铜钱对付一下,明中期开始,民间约定俗成的货币就是银子了。因为从明成祖开海七下西洋开始,每年明朝都是贸易顺差国,每年上千万两甚至更多的白银流入明朝的社会。硬是将一个不怎么产白银的大国变成了银本位。

最后攻陷西安,也是托前巡抚杨鹤的布置,将城中大多数兵马都调出去平叛了,现在守卫西安城的士兵,只有带着上路也嫌麻烦的数百老弱病残。再加上原本城中士兵民壮现在大半在张诚的俘虏营中,劝降了西安城后,算是达成了无血开城。

夺下省城后,现在救世军的地盘已经有了一府十县。虽然只占了陕西的一小部分,但是官军大败省城被占领,已经是足以震动朝野的大事件了。

等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救世军这边一边忙活着赈灾,一边以西安为根据地四处攻城略地——因为周边县城的兵马都不多,大多数城池一战没打就开城投降了,还有的进行了炮击威慑后,也投降了,明朝士大夫的节操那是完全没有的。

很快小半个陕西落入救世军的手中,对救世军来说,地盘骤然扩大管理也成了问题。如果按照明朝那套管理方式,一个地方任命几个官员就行,那和明朝还有什么区别,反正底下的事都操纵于乡绅和吏胥之手。

如果是东南沿海地区,商贸和手工业发达,也不妨走个自由资本主义路线,可是,这在贫瘠的陕西肯定是做不到的。

如果想让所有的人都活下去,或者说大多数人活下去,那就应该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部门,用来管理和控制从农业、商业、手工业等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