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2)

对程攀彪悍的做官经历就不提了,程攀现在的确很忙。他一只呆在钢铁厂中。程攀现在领地中的钢铁工艺水平,最多打打农具造造水车,齿轮等一些要求不太高的零件。至于想蒸汽机这种东西程攀是不计工本玩出来的。单单就是蒸汽机那个气缸,耗费的程攀现在所能炼制最好的的钢铁,而且在熟练工人的加工下还是十个有九个废。就拿程攀现在造的一式火炮来说吧五炮之后必须停火冷却,而近代火炮虽然也有身管寿命但是没听说打几发就要降温的。而且现代火炮的管壁也不比老式大炮厚实。可以见识到工业革命时期钢铁工艺的飞快提升。

也就是说程攀现在虽然在实验室鼓捣出苦味酸这种炸药,但是没有合格的钢铁造能承受它爆炸的武器,用苦味酸做开花弹,万一要是在炮膛里炸,那脆弱的铁质炮膛可挡不住几十倍威力于黑火药的黄色炸药的爆发。现在苦味酸只能做用黑火药推进火箭弹的战斗部,还有就打炮眼炸山开矿。

在钢铁厂中,已经是马鞍山钢铁厂厂长的曾老铁匠用犹豫的语气对程攀说:“程先生,现在我算知道了,我打了一辈子的铁,却发现对铁块越来越不了解了,以前出好铁是靠蒙,现在知道的越多发现里面的学文大着,这些铁什么时候出炉,什么时候加什么料、炉温多高、什么时候淬火、什么时候回火这些条件都会导致铁料性质的变化。程攀听到这些似乎感觉到自己遇到了这个时代最大的技术壁垒。没错由于基础理论科学和材料科学的缺失,工业革命的基石产业--钢铁工业已近到达了自己的生产极限。程攀在穿越之前曾经看到历史学家说什么宋朝经济发达农业发达,钢铁产量海量,公元1078年,年产量已经达到了1.27亿公斤。已经达到英国18世纪末期的煤铁产量,但程攀看到这则信息委实自豪了一段时期,但是程攀穿越后头脑渐渐清晰,也许宋朝真的达到产量上的工业革命初期,但是在材料学方面远远没有工业革命应有的水平。那个时代没有留下冶炼工艺具体的标准数据,完全是靠老工人的经验来指挥生产。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战乱的破坏,这些先进的生产经验没有被文字实实在在的记载,即使少量记载由于没有数据,还是得靠后人摸索,没有一代代工匠智慧的积累,炼钢的技术水平一直处在低级阶段,无法在技术方面踏入工业革命。

程攀想着这些,对曾厂长说:“不同工艺造成的差别要一条一条的记录,为了生产更好的钢铁,给我不停的做实验。用数据记录下来,然后按照严格的标准来执行。一切困难找行政组解决,现在钢铁是工业的核心,如果必要的话其他工业生产部门尽量满足。一种方法不行就试第二种,不要担心失败”曾厂长说道:“这样花的功夫和代价是不是太大了,这样不断的试,每个工艺步骤都要耗费近千吨铁料”听到千吨铁料而且还是工艺步骤程攀倒吸了一口冷气然后下定决心说道:“给我试,每样都试,我们是在为后人开路再大的代价也要上”。

随着程攀的决定,钢铁厂忙碌起来。但是钢铁工艺提升的代价可不光光是金钱,还有生命。在一号钢厂进行钢铁工艺实验的一个月后发生了一场严重的事故,几位钢铁工人在搅拌钢水的工艺探索过程中,观察的铁桥崩塌了,三个人掉入铁水中尸骨无存。这三人中有一人刚刚完成初中毕业是领地中紧缺的人才。在得到消息后程攀沉寂了良久,然后说道:“这三人按照士兵阵亡的最高标准对待,以后在工业事故中死亡的人一律照此标准,在工作中工伤,按照不同级别的工人以及受伤的大小,我会制定一个标准的”。这时曾厂长说道:“程先生,可是出了这事,铁厂中人心浮动,对你说的钢铁工业试验产生质疑,他们认为按照现在安全的生产方式出铁就行了,没必要冒着这么大的危险来试验钢铁的生产方式”。程攀盯着曾铁匠认真的说道:“老曾,我们走的是正统大道,没有一条路是自然形成的,都是开路者走出来的,古时候人族从闪电火山附近取出火种,也是烧死很多人才学会用火的。现在我们做的一切都是遗泽后人。这次死去的三个人会在三皇五帝的照顾下享受人族的香火。现在铁厂的待遇已经很高了,怕死不想干的人就让他们走”。

在程攀的劝说以及为工业进步而死的人会受到先祖的照顾享受整个人族的永久祭拜的许愿下,钢铁厂的工业试验继续开始了。而程攀也将自己所有的空余时间放进一同参与钢厂的工艺试验过程中。由于程攀的身先士卒钢铁厂的工人对危险的钢铁工业试验没有任何怨言,一些最危险的危险都有程攀的身影,由于超感的强大程攀往往能先一步的发现危险,工业事故发生避免不了但是数量和严重程度大大减小,在程攀的及时示紧下在事故的发生前和程攀一起的工人就做好了安全措施,最多一些人轻伤,从事危险工艺钢铁工人都希望能和程攀一起工作,因为太有安全感了,程攀通过巡查整个铁厂往往能优先发现安全隐患,死人的重大事故在这个落后的钢铁厂中奇迹般的降低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

不仅是安全生产方面,在工艺的探索过程中程攀发现他的超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可以比肉眼更清楚的了解钢材在一系列加工下的变化,钢铁工艺的摸索速度提高的飞快,探索一项工艺所费的时间和铁料缩短了十分之一。但是工业体系是个很庞大的学科,尽管有程攀的超能力在作弊。钢铁工业的飞跃至少需要十年。

与此同时,程攀泡在钢铁厂中的时间变得很长,所以程攀现在很忙。

第四十三章 一万初中生的影响

程攀在新完工的一钢材面前,看着它们正在参与着一系列质量检测。这批钢材从炉中形成铁水,到经过四台蒸汽机带动巨型压力机对其进行热轧,在经过淬火和回火等十几道步骤全部在程攀的感知下操作。程攀集中注意了解钢材中的气泡多少,变性下裂缝的产生,内部的杂质的多少。当然也有程攀无法用超感作弊的,如钢材中的磷硫酸性物质的含量,每一个工序都经过了反复的实验,和不停的细微改变条件。钢铁之路就像一条马拉松长跑,程攀的作弊仅仅是换了一辆自行车代替跑步,行程依旧漫长。但是经过几个月的探索。钢铁的质量一点一点的的改善。

但是很快一个令程攀万分兴奋同时掺夹着一丝无奈的消息传来,程攀发现自己在这个时代种田的最大金手指不他的超能力。

数量上万的初中生在这个时代到底能产生什么样的力量,程攀以前不知道。来自天朝大工业生产模式下的合格产品程攀的经历代表这21世纪的天朝理科生的状态,高分低能是他们被外界打上的标签。说起来,中国学生在走进社会前,一直在学习他们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一直没啥用。程攀也是一样的,仅仅是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做了一点小衍生。具体的生产环节现在还是自己摸索。程攀大量传授领地中的青少年理化知识,只是从历史上听说过普鲁士就是这样崛起的,至于这些知识有啥用,程攀只是觉得自己多了些能量产的工人。

但是上万名正处于好奇的青少年被程攀带入这个新的知识2领域后充分发挥了他们好奇宝宝的天性,其创造性为程攀的生产力爆发提供了火箭般的动力。

蔡刚是二号钢铁厂中厂长蔡师傅的儿子,自从蔡师傅和曾师傅分家各自管理一个钢厂后,两人就在相互攀比。由于程攀在曾师傅的一号钢厂做实验,蔡师傅觉得自己“失宠了”对曾师傅没好眼色。同时曾师傅也对蔡师傅拉走一号钢厂内的精兵强将耿耿于怀。

先不提两人的恩怨,蔡刚在其父的家教下对钢铁一向感兴趣。在经过程攀的那篇正统大道的演讲之后对自己出生于钢铁世家充满自豪。在经过初中化学科考试毕业后,拉着班级的一些同学到父亲的钢厂工作,由于程攀制定的规则严格以及蔡师傅的家教好,蔡刚没有得到特殊照顾,一直参加基础工作,在工作时蔡刚发现铁厂的生铁产量高但是刚的产量太低,传统的灌刚,抄刚耗费了大量水轮机和蒸汽机。

在程攀的化学书中说明生铁只是比刚的含碳量高。蔡刚就对自己钢厂的一大堆生铁产生了怨念,好好的一锅刚混进了一部分碳,质量和价格就大大降低了。需要用熟铁中和。而熟铁需要反复锻打脱碳。是否有一种方法可以快速脱碳。蔡刚和他的同学开始研究起来。蔡师傅知道儿子准备鼓捣实验,采取了赞成的态度。由于程攀在曾师傅那做实验,蔡师傅有一点小情绪。

蔡刚和其团队最后想起的方案是做一个大型立柱式坩埚,直接倾倒高炉铁水,从坩埚底部开几个小口用蒸汽机和水轮机带动的鼓风机鼓入热空气,同时用机械带动的铁棒不停的搅拌铁液,在其冷却前让空气中的氧气和铁液充分接触与碳反应脱碳。

蔡师傅指出了这个方案的缺点在搅拌时一定要时刻注意温度,此法容易发生铁液在坩埚内凝固倾倒不出的问题。

很快实验开始了这是公元1343年重阳节,历史该记住这个日子。当一炉铁液到进特制的坩埚中,鼓风机和熟铁敷陶瓷搅拌棒开始搅拌。与大家设想铁液温度下降的不同的是,在热空气通入后发生了剧烈的反应,铁水的温度不降反增,像沸腾似得不停的溅射铁液。两个人猝不及防被飞出的铁水滴溅到,幸亏穿着特制防护服,要不然就是不是轻伤这么简单了。蔡师傅大声喊道“退开,统统退开,鼓风机不要停。搅拌棒给我提上来,在不提上来就要化了。”蔡师傅在施发号令时脸上通红,手一直激动的颤抖。凭他多年的经验此时炉中的温度改变当然瞒不住他,作为一个老铁匠,他也拜读过程攀化学书中关于钢铁的知识,知道在这么高的温度下一定是碳和氧气放出热量。其实在炉中放热不只是碳,大量的硅等其他物质被氧化炉顶冒出褐色的烟雾。蔡师傅知道他们发现了一种轻松的脱碳法。随着反应平静。蔡师傅一声令下:“倾倒铁水”。炉子转动着倾斜的将金属液体倒出。经过淬火冷却后,大家迫不及待的检测自己的产品,蔡师傅用早已准备的铁锤不停的敲打着新出炉的金属块,经过反复敲打。然后停了下来用神游般的语气说道:“钢,我们炼成了一炉钢”。说完了这句不由自主的笑了出来同时眼中流出了泪水,自己打了一辈子的铁,今天才知道,钢是可以被炼出来的。四周的人在忐忑不安的等待过蔡师傅的权威验证后。开始欢呼起来。有的两两拥抱,有的甩出自己的安全帽,很快整个钢铁的气氛都被感染了。

蔡刚发明的这种炼钢发在程攀的原时空由英国人贝塞麦于1855年发明的转炉炼钢法完全相同。这是世界钢铁冶炼的里程碑,标志着现代钢铁技术的分水岭。这种方法将钢的炼制成本一下子降低了七倍。

相对于当时贝塞麦用此法炼成的钢材蔡刚此时的产品质量更加。因为当时转炉炼钢刚使用的同时还无法解决火炉中的磷硫等酸性物质,程攀早就从高中化学书上知道通过加入碳酸钙调和高炉中的酸碱性方法。程攀的炼制钢铁科技树一下子攀升的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阶段,当然只是炼钢技术,钢铁加工以及各种合金钢的配方还要走很长一段路。

在这种方法出现之后程攀火速来的2号钢铁厂,全程观察到了这种方法的炼钢。发现自己发达了。同时觉的自己在一号钢铁厂中几个月的功夫有点打水漂的感觉。这几个月程攀大部分时间一直在研究如何通过灌刚抄钢加工高品质的钢材,但是现在发现炼钢如此简单。程攀觉得自己这几个月再死胡同里撞的太久。这种感觉就是,学生时代在忙着对付暑假作业,趴在桌子上几个小时,打了十几页草稿,突然发现后面有参考答案。

蔡刚很快在程攀的主持下申请了此法的专利。为了给父亲一点光,没有取名蔡氏炼钢法而是改名为小蔡炼钢法。蔡师傅专门跑到一号钢铁厂嘚瑟了一圈。曾师傅一直称病躲着他。

伴随着大量合格钢材的出厂程攀终于有足够的钢材制造蒸汽机了。原本的活塞问题也被攻克。那就是在铁质活塞上开槽,用较软的熟铁做活塞环。活塞运动时,跟缸套互磨,直到合适,这个过程就叫磨合。活塞环因为较缸套软,所以磨损得多,用一段时间就要把活塞拆出来检查,活塞环若是磨损超过指标就要更换。活塞上一般开三至五道槽,每道槽配一道环。虽然还是要需要大量人力加工但是程攀终于拥有高质量,可以安装在船体上的蒸汽机了。当然想把蒸汽机安在船上还要一系列的功夫,就凭程攀领地中这中造船技术。还是先老老实实的把飞剪船造好吧。至于现在蒸汽机技术合格,蒸汽拖拉机终于不是一个面子工程,月产十辆的蒸汽拖拉机,节省了大量农村人口。大量外地移民开始经过培训转入工厂工作。同时合格的蒸汽机开始被逐渐大量的使用,自公元1343年冬季程攀的势力开始向蒸汽时代进发。

不仅是钢铁方面的突破,有一位化学毕业初中生沈城给了程攀一个大力。沈城在化学组中主管硝酸。但是作为原料一直匮乏。沈城冒着巨臭来的积硝厂。通过几年的发展,硝化细菌的培养已经差不多了。硝石来自于动物体内的蛋白质分解。而领地中蛋白质是稀缺物,程攀不可能用肉来当做原料。一天沈城发现一个粪堆中的硝石产量一直很多。他开始调查发现这个粪堆来自江边渔民的。这些渔民将鱼内脏清理出来丢进粪坑。于是沈城发现了积硝的良好原料,渔民们不要的水生动物下脚料。通过实验,沈城终于实验成功硝田积硝法,就是将大量的鱼内脏用蒸汽机磨成浆和粪便草木灰均匀的撒在一块地中。程攀全程参与了和他的硝田实验,凭借着对原时空东宁纪的模糊影像,以及积硝工人对硝化细菌习性的一丝研究经验开始布置场地。其中经过了几次失败,其中一次就是积硝到很少的程度就停止了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不行,硝化细菌似乎消失了,后来通过石蕊地衣中检测的ph试纸中发现硝田的酸性太高了。于是喷洒微量碱液中和才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技术基本成熟了,一亩地中在最热的月份中最少可以月产700公斤硝酸盐。副作用就是,现在长江的那帮渔民开始不分大鱼小鱼小虾一起捞光。反正吃不了可以腌制,剩下不能吃烂鱼小虾的卖给积硝厂。

有了硝酸盐,化学组开始疯狂起来大号的铅制反应皿开始投入使用,大量从马鞍山一个小矿洞中开采的黄铁矿被煅烧生成的硫的氧化物制造出浓硫酸。在浓硫酸和硝酸盐在铅制反应皿中通过在外部的温水加热产生出气体通过冷凝管生成硝酸。有了硝酸,一批批苦味酸被生产出来。转变成程攀军队的战斗力,和矿石的生产力。

领地中一万初中生在加入领地中的各行各业后,开始崭露头角。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程攀他高中学习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这批在本时代的高级人才,将逐步诠释工业的力量。

此时程攀的举人功名已经到手了,1344年初,在领地中初步出现钢铁化工的初级中的初级工业体系后。程攀的出海战略开始行动了,在十艘五百吨的沙船运载下程攀带着第一批500人的共合军带着大量物资去海边的如皋县去开分基地了。

第四十四章 中转站的建立

正至三年年末,同时也是公元1344年一月处程攀带着队伍和官印来到了如皋县上任。对于突然空降来的汉人上司,无论是泰州大大小小官员都感到不自在。按道理这个外来的南人,应该给泰州府知府以及邻近的官员带上见面礼笑着脸拜访一下,否则你一个南人在百分之九十都是蒙古人和色目人的官场就别想混。可是程攀的做法超出了他们的思考方式。

程攀一到当地就因为征地和当地的蒙古地主势力结了仇。也就是程攀刚到如皋县,只是亮出官印,证明了一下自己的身份就离开了。一些蒙古小官吏本来还想给这个南人上司一个下马威但是程攀根本没有睬他们就直接离开了县衙。紧接着程攀就开始规划海边的盐田建设了。程攀选了一块荒地开始招募流民建设氯化钠产地。看着程攀占荒地,当地的一些蒙古大族开始准备敲一敲这个外来户的竹杠了。先是一群家丁带着不知名的地契来指手画脚。

而程攀在这一路上算是真正的认识到了这个世界,元朝压榨之残酷真属于历朝历代之最。蒙古贵族占据了大量的农田,此时蒙古地主的手下没有佃户,汉人就是农奴。尽管也有一些自耕农但是,他们手中的土地往往捂不到几年。这些自耕农通常得到抛荒的土地后开始种田,然后各种繁重的劳役莫名其妙的来了,经过压榨家破人亡,开始逃跑,然后土地抛荒,然后又一户人家在开荒,以此无限循环。而土地这几年的产出全被掠夺了。程攀对此很震撼,但是随行的士兵对此虽然怜悯,但是没有大惊小怪,这些士兵苦笑着说,他们在来到领地之前都是这样的,山区的地方好一点,但是不是万不得已谁愿意往山里跑呢。汉人的地主因为要顾及名声,对佃户要宽容一些,但是也要7成以上的田租,而且还要为地主家无条件做一些零活。船上的气氛很快就像诉苦大会的方向发展。为了赶路程攀止住了他们的发言。

此时刚下船,程攀也不可能对这些蒙古人有什么好脸色。只是忙自己的活去了。没想到不去找麻烦,麻烦会自己来。看着几个蒙古打扮的人叽里呱啦的用蒙语说些啥。程攀身边的人刚想给程攀翻译(此时江北人会扯一两句蒙语)。程攀大手一挥说了一句:“直接给我用枪托打出去”。这些士兵听到程攀的命令兴奋的用枪托死命的往这些人的头上砸去,这些来为程攀非法占地“讨个说法”的蒙古人被砸的头破血流。嘴里不停的放着狠话逃走了。

也许是在地方上嚣张惯了,几个大家族对这个213的县官的sb行为十分愤慨直接带着自己的武装家丁赶过来。同时两个家族还有人在附近的卫所做军官。这两个家族还把部队请了过了。想让这个南人县官知道如皋县到底谁做主。当一千多人赶到程攀的正在建设的盐场时,程攀下了一跳,他赶紧下达了战斗准备500人迅速组成战斗队形。程攀通过超人一等势力看到那几个被打的头破血流的家丁正在谄媚的给几个头头模样的人带路。程攀很快知道了事情的原因。这是本地势力想教训自己呢。对于这种事,推上根本是不可能的对于这些习惯于欺压弱者的地方势力。退一步他们进十步。

既然无法退让那就上吧。战斗的号角吹响了。在轮齐射之后,军队就开始了刺刀冲锋,这帮乌合之众在整齐的倒下来了一批人后。面对着杀气毕露的共合军瞬间炸营。

这事还没完,程攀在打完这场莫名其妙的战争后得到消息,县城关门了。明显是针对他的。程攀想了想,好机会啊。当天程攀以六大家族谋反的名义在乡间打土豪分田地,光明正大的颁布了黄州的土地法。通过士兵们的现身说法。土地革命开始了。这时遇到六大家族的堡垒庄园十分好办,基本两发苦味酸火箭弹就消灭了敌方的抵抗意志。

如东县发生的一切震翻了整个泰州官场,这个新来的小子是从哪冒出来的小王八蛋。泰州府上下毫无疑问的站在了六大家族面前,弹劾的篇章雪片般的传了上去。行省高层在接到这些告状信瞬间斯巴达了,黄州那帮人又反了。在仔细的阅读公文,一看发现不对。什么如皋县县令激起民变,六大忠义世家死守县城。经过一系列的判断八成是当地的这头地头蛇惹了程攀这条疯狗了。经过进一步的派出探子打探确定了,最初是因为一块荒地起了冲突,接着当地地头蛇来找场子。被程攀爆裂手段打击后,报复的关闭了城门。接着就是程攀在城外抄家绝户的手段了。

发生这些事,这些行省高官,对地方上的狗屎事情搞得无语,明明人家这只反贼快走了你偏要去撩拨人家。于是回了片公文,解释程攀是新上任的县官一些事有些不明白,但是六大家族公然调集士兵,随后占据县城,无视朝法令。勒令迅速退出县城。离开如皋县。在得到这种答复后整个泰州官场一篇哗然。这个南人小子后台不是一般的大。然后很快六大家族带着怨恨离开了如皋县。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程攀的面子为啥这么大很快就打探出来了。程攀在巢湖以东歼灭整个淮西路的部队的战绩被打探出来。行省高官招安让他出海的手段也传播出来。泰州上下对行省兵不血刃流放一只战力强悍的反贼手段表示佩服。同时对自己的运气糟糕表示哀叹。苏北那么多地方为啥让程攀这只老虎挑了这。

此时过后,泰州官场对程攀,实行的政策死老死不相往来,惹不起我还躲不起。

程攀对这种政治环境十分满意,在答复行省使者自己以后绝对会老实。就开始了对新地盘的规划。水泥建造的盐场正在迅速完工,如皋县和黄州两地的武装运输队开始建立。架设着带着燃烧物的床弩沙船,以及从渔民中选拔训练的水上保卫军形成了长江上一只强大的武装。

在东海上一只三只船组成的船队向着台湾方向进发。台湾这个宝岛很快将进入文明时期。

第四十五章 和平与建设

公元1344年,也就是元正至四年。人不睬狗不理的程攀安心的安排自己的种田大业。

在顺江而下的船只的忙碌中,大量物资运送到如东分基地。如皋县中两万人口正在程攀的组织下开始将劳动力投入到生产方面。这些新增的劳动力将在程攀的体系下创造财富。目前程攀掌握的人口正在向一百万这个关卡突破,而整个元朝此时的人口在6000万左右,古代统计数据有些不全面,流动人口无法计算,还可以酌情往上加一千万。安徽地区人口大约在四百万到五百万之间。程攀此时占领的土地约安徽的十分之一,却吸纳了安徽四分之一的人口,以往被蒙元贵族撵着到处跑的汉族自耕农,没有像原来那样找个抛荒的地生存。而是像涌入安全岛似得,进入了程攀的地盘。依靠这几年大修水利领地中的粮食还能自给自足。但由于生产工具的先进,现有的农业人口已经把领地中的耕地包圆了。新来人口逐渐向工业人口转变。

随着程攀的不遗余力的提高识字率,使用简体字的人群在江淮大地上开始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单单从人数上已经迅速赶上整个中国的士族群体。领地中的三个月学会400字的扫盲速度太恐怖,这种工业化生产初级工人的方式只有汉字文化圈才能这样做。认识600汉字在中国不是文盲,但是在英国只认识600个英语单词就铁定是文盲,拉丁语系的常用单词最少都有上万个。过了6级英语会说6000个单词,你的英语水平连美国乡村大妈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