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2 / 2)

江逸一边随着人流往下一家走,一边跟江二柱挨近了说话,“二柱哥,小五他肯应了到底是因为喜欢你,可别说姓江不姓江的,这天底下姓江的多了去了不是?”

江二柱豪爽地笑笑,道:“别管怎么说,哥得谢你。管他呢,现在人是哥的不是?放心吧小逸,哥的人哥疼着呢,炕上乖着呢!”

江二柱的豁达着实感染了江逸,他偷偷地松了口气——倒是他小人之心了。

抬眼看看前面一边假装若无其事地走路一边时不时回头偷看的王小五,江逸和江二柱双双露出笑脸——的确是个讨人喜欢的。

******

农历正月初五,民间俗称“破五”,破五之后,一切过年的忌讳皆可放下。

妇人不再忌门,可以大大方方地带着孩子出门去走亲戚、四处拜年;新嫁的女子会在这一天带着夫婿归宁,娘门会准备好酒菜鞭炮迎接;商家通常在这一天迎财福,准备开市贸易。

广昌当地有个习俗,正月初五要“送穷”。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用草纸造成妇人模样,称为“扫晴娘”,扫晴娘身后有一个纸袋,家里的主妇把屋里的秽土扫到纸袋里,送到门外烧掉,叫做“送穷土”。穷土送走了,这一年一定能富裕殷实。

北方破五日家家户户要吃饺子,没有白面就用高梁面,吃不起肉就剁大白菜,无论如何也要煮上一锅饺子给全家吃,且要吃得特别饱,这样才能把以往的“穷坑”填上。

江逸还记着外婆做过的一个小吃食——麻豆。

用鸡蛋和了面加上白砂糖,然后丸成黄豆粒大小的团子放在荤油锅里爆炒,直到麻豆显出焦黄之色,发出爆裂之声,就能出锅了。

炒好的麻豆不能直接入口,最好是放在盖帘上晾一晾,麻豆会变得更脆更香。

现代人已经很少做麻豆了,或者失去了这一风俗,或者懒得自己做,直接上街买。

外婆每年都要做,即使后来搬去城市之后也是如此。

江逸回忆着外婆做麻豆的步骤,把握着火候炒了一大锅麻豆给孩子们吃。

家里的孩子全都是江逸的脑残粉,在孩子们心目中只要是他做出来的,哪怕是焦糊的锅巴都会比别人的好吃一万倍。

孩子们排好了队张开随身的小口袋等着,阿大端着盆,乌木负责分。先得到的总会发出惊喜的欢呼声,还没入口就一个劲叫着“好吃”,后面的就伸着脖子看,盼着赶紧分到自己这里。

江逸站在厨房门口看着院子里的情景,一瞬间觉得所有的劳累都值了。

江逸随手做的麻豆意外受到大家的欢迎,不光是孩子们,就连江池宴、苏白生和大海哥几个都喜欢抓上一把往嘴里塞。

小六这样的吃货,一边吃还一边诚恳地提出意见。

为此,江逸不得不重新烧火和面,咸的和甜的分别做了一锅。

******

中午吃过肉馅饺子,歇了个午觉,下午也不用走亲戚,一家人就坐在凉亭里,升上小火炉,一边泡茶一边吃麻豆。

孩子们在院子里跑着捉迷藏,轮到乌木捉的时候,小十三害怕得失了方寸,像个小苍蝇似的到处乱蹿。

江逸朝他挥挥手,往身下一指,“躲到爹爹这边来。”

小十三歪着脑袋想了想,嘟着嘴说:“不行,乌木哥哥肯定能想到的。”说完就咚咚地绕过凉亭跑到了后面。

恰好水开了,夏荷不在,这泡茶的活就落在了江逸身上。

他把薄胎铁壶拎起来,边倒边往高处提,晶莹的水流便缓缓地注进了装着茶叶的砂壶里。

苏白生轻笑一声,说:“倒是长进了。”

江逸正得意,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感觉背后传来一阵脚步声。

他以为是小十三又回来了,于是头也不回地说道:“没找到好地方么?又到爹爹这里来了?”

来人带着笑意回道:“听说你认了个儿子,还没来得及道喜。”

咦?

江逸一愣,回头一看,竟是一身劲装的玄一。他身边站着引路的乌木,此时正无奈地看着江逸。

玄一对两位长辈行了礼,又对众人拱拱手,大伙站起来回了礼。

江逸递给他一杯新茶,笑着问道:“大过年的世子也不放你假么?”

玄一露出一个笑容,接口道:“不光是我,世子爷他自己都没假。”

江逸挑挑眉,故意说道:“看吧,还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清闲,没事喝喝茶,吃点麻豆,多好。”

玄一看着他,没有说话。

苏云起敏感地嗅出几分不寻常的味道,问道:“玄统领此次前来,有何要事?”

玄一看向苏云起,回道:“我原本是奉命前来邀请各位到北平观灯,这是王爷的意思,为了感谢少将军当日相救之恩。”

“我们全家都去吗?”江逸高兴地一拍大腿,“正好,让孩子们长长见识。”

其他人也不由自主地凝神倾听。

“不过,此时情况却多了些变化。”玄一放下茶盏,面上带着几分担忧之色,“就在午前我进入广昌县界之时,刚刚收到世子爷的飞鸽传书,上次上将军救助王爷之事不知为何走漏了风声……”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玄一把话说到这里大伙心里也都明白了几分。

江池宴眉头微蹙,沉声问道:“敢问玄统领,如今最坏的情况当是如何?”

玄一直言不讳道:“那位似乎对江家产生了怀疑,以线人回禀的情况推断,最晚过了二月二,他定会有所动作。因此,在此关口世子爷的意思是尽量避嫌,保全贵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