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2 / 2)

天可汗 西风紧 3434 字 23天前

可是有时候是没办法的事,无论是你想见的、不想见的人,身在这个位置总是要维持各种人脉。薛崇训立了功受了封,按常理是需要置办宴席宴请宾客同僚的。于是安邑坊的河东王府再次热闹起来了,幸好大门外边是宽阔的北街,否则真要交通拥堵不可。来的人很多,前院的各处厅堂、空地上都摆上了酒席,因为薛崇训是太平公主跟前最得信任的红人,人们给他面子就是给太平一党的面子,大凡在京里有点地位的,谁不想来?

薛崇训在客厅暖阁里满面笑意很开心的样子,仿佛很受用“王爷”这个称呼,甚至有时候他说话也自称“孤”来了。大家都认为他心情很好。不过他自觉是百无聊,满口废话。倒是跳舞的那些舞姬能让人欢喜一些。

那是太平公主亲口下旨从大明宫教坊司派来的宫廷乐工,从穿着打扮到舞姿都正宗宫廷歌舞。曼妙的身姿、长长的衣袖,美丽非常。

薛崇训本身倒是经常出入宫闱,见惯了这些玩意,不过很多人是没有机会参加宫廷宴会的,自然也很少见到这些华丽的玩意,兴致很高。

无疑河东王府里的酒宴是非常豪华的,不光请来了教坊司的乐工,连音乐名人李龟年也在场伴奏。此情此景让薛崇训再次感叹,以后杜甫结交了李龟年后,他的诗会不会真变成“河东王府寻常见……应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酒到酣处,李龟年弹琵琶,邀请薛崇训也参与:“闻得王爷好琴,不如合奏一曲《三河乐》如何?”

“孤只是业余……就是好而不精,恐贻笑大方。”薛崇训随口谦虚了几句,但这种场合大家就是图个乐子,他一个王爷弹得不好也没什么,于是便入场合奏,其乐融融。

吃过午宴之后,薛崇训入内休息,这时薛六进来说道:“有个叫李毖的人自称与郎君认识,想单独一见,郎君可认得此人?”

“李……毖?”薛崇训皱眉思索了片刻,真就没想起来什么时候听过这名儿。

这时薛六又说道:“对了,他说伯父是李鬼手,老奴也没听过李鬼手有几个侄子各叫什么名字,也不知他说的是不是实话。”

薛崇训一拍额头:“想起来,上回在程相公(程千里)家吃烧尾宴,当众怒斥伶人的人恐怕就是他……呵呵,此人经常出入各种场合,果然年轻人不似李鬼手那老头,定然是想有所作为。”

薛六恭敬地问道:“郎君要见见么?”

“嗯,见见也无妨。前年他叔父李鬼手给我治过伤,要是连他侄子的面都不见一下,总是太不给面子。”薛崇训转身坐到椅子上,端起案上的茶杯,“正好这会有空,叫进来罢。”

“郎君稍候,老奴这就去传话。”

过得一会丫鬟掀开帘子,便见一个年轻人阔步走了进来,身上穿着一件旧的葛袍,头上用布巾扎的发髻,蜡黄的窄脸,不过年纪看起来比王昌龄要大,身材也高大结实一些。他不卑不亢地抱拳鞠躬道:“在下李毖,游学求道到长安,见过王爷。”

请帖之类的事薛崇训没有过问,他自己也弄不清楚这年轻人是怎么来参加宴席的,大概是挂在某官僚文人的名下来的罢。

这李毖虽然是大名鼎鼎的李鬼手家的人,可没功名没官职,薛崇训自持身份,也没站起来,就这样坐着指着一旁的椅子道:“李先生请坐下说话。”

“谢王爷。”李毖坐下之后,丫鬟端了茶上来,他目不斜视沉默了片刻才说道,“王爷在百忙之瑕接待,在下就直说了罢。”

薛崇训满意地点点头:“我喜欢爽快的人。”

李毖道:“近日因感世人在‘华夷之辩’中是非不分,在下与好友十数人欲凑办一个书社,但房屋场地、印刷纸磨等需耗不小,吾等无力承担,欲请王爷扶持一二,实乃澄清黑白的义举。”

薛崇训“哦”了一声,心下道:原来是文人找人出钱来的,想来自己也不缺钱,给钱买个名声也不错,著书立说者得了你的好处自然会帮衬着说几句好话,就当花钱买名声呗;且上回在程千里府上断断续续地听了一些这个李毖的言辞,是支持血统论的立场,这种立场或许以后在大事上用得着,虽然是太远的可能,但凡事先铺个路子总没有坏处。

不过他又有另一层考虑,自己要是出钱支持他们开什么书社,官场文人届会不会认为我是站在血统论一方的?

……薛崇训可是明白一些道理,在权力场,能不表态就别表态,免得担责任;如果非到站位时候,就要看清形势明确站位,免得两头不讨好大伙认为你这人的政治立场不够成熟稳定,靠不住。

好坏参半,他便试探地说道:“你们文人引经据典的东西,我既不想搞清楚谁对谁错,为何要掺和?”

李毖怔了怔,随即便劝道:“在下希望王爷资助,是因耳闻您在陇右的赫赫功绩。置吐谷浑为羁州,既省事省力,又符合朝廷在边关的一向国策;但王爷为何抛却此种,舍近求远,而在吐谷浑王城伏俟城驻汉军?在下斗胆,在华夷之辩上,王爷和在下等应是同一见识罢?您扶持‘夏社’有益无害也。”

薛崇训呵呵一笑,心道这年轻人倒是有点意思,想作为找的契机也很巧妙,他不靠李鬼手的关系去找贬官的姚崇等人,独独抓住“华夷之辩”的契机入手。不论得失如何,这份自力更生的勇气也是值得肯定的,辩才也是不错,正好抓住了薛崇训的心理。

这是薛崇训对李毖已经有点兴趣了,不过他当然不会因此就把自己给兜进去,“治理边关地方,哪像你说得如此简单,因为某书本上的言论便影响大局?我不与慕容氏和谈,如何借兵取石堡城?”

李毖现在不甚了解陇右地区的实际状况,这么一忽悠倒把他给问住了,一时便皱眉思索如何继续游说。

薛崇训笑道:“好了好了,你们有才华,引经据典还行,可对于实务却不甚了解,咱们就不说这个。不是要我资助书社的经费么,咱们只说这事儿,我同意借款……是借款,要写明缘由,我是因李鬼手的关系才借款,并不是因为什么见识观点,你们那辩论我压根就不懂。明白么?”

最后那一句“明白么”问得是颇有深意,也不知李毖是不是真的明白了,不过他点了点头,然后抱拳道谢。

无论是因为熟人的关系还是因为英雄所见略同,反正李毖要凑钱的目的是达到了。李毖正待要走时,忽然薛崇训又叫住他,他转身执礼道:“王爷还有何事要交待?”

“我怕你不明白……”薛崇训的微笑仿佛从未改变,一直就是那么个表情,“钱虽然是借款,但我不叫你们还,你们就不用还,也不谈利息的事儿。”

李毖拱手表示感激时,薛崇训又道,“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伯父与王爷的交情?”

薛崇训笑道:“我就知道不把话|儿撂明了你是猜不清楚的,也罢,反正我不会承认现在说的话……你说得对,华夷之辩咱们英雄所见略同,但我不想世人确定我的立场,所以我在实处支持你们,场面上你我并无瓜葛。”

李毖皱眉愣了愣,忙道:“王爷果然是胸怀坦荡之人,多谢实言相告。”

薛崇训笑而不答,这个李毖看起来比王昌龄结实高大,可有些见识实在还是不如王昌龄有头脑,暂时没发现可重用的必要,不过先把缘分结下,可以瞧瞧那个书社究竟能不能在士族中发展出影响力。

“具体的事儿,需要多少款项,如何拨付,你找薛六说,拟好章程条目给我过目便是。”薛崇训说道。

待李毖走了之后,他端起茶杯毫不文雅地大喝了一口,搁在案板上便站了起来,差不多又该出去和来客们谈笑应酬了。

帘外的嘈杂声一直“嗡嗡……”的,让薛崇训这宅子就跟菜市场一样吵闹,颇让他有些烦躁。不过也是没法子的事,就当是工作的一部分好了。

他抖了抖紫袍,戴上帽子便向外走。大厅里的歌舞还在继续,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乐工歌姬们换着花样表演乐不知疲。那些身作低|胸薄裙的女子脸上都挂着甜甜的笑意,但谁也不知道她们心里究竟喜欢在众人面前抛头露面卖弄身姿。

在人来人往的火热环境中,薛崇训反倒觉得有些寂寞起来,各人挂着各人的面具,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仿佛都像程序一样早就定好了。

第九章 风起

秋天是一个好季节,倒不是因为它代表丰收,它的好处能让人感受到万物的荣枯交替。不久前才枝叶繁茂的树木,转眼间叶落飘零,洒在长街上被风一吹便四处飘荡,说不出的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