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韩氏私心(一)(2 / 2)

大讼师 莫风流 2250 字 20天前

“是啊。所以你们抓那两个学生后,我就一直在想,他们是怎么出去的。”董德庆道:“我确实没有看到人离开。”

“就只能爬墙。”董德庆道。

杜九言道:“我们来演示一遍。你从楼下经过,一直往前走去毕记杂货铺,不要回头,我来追你。”

“我啊,”董德庆眼睛一亮,兴奋地道:“行啊行啊。”

他颠颠跑门前的街上。

杜九言站在楼上,看到董德庆晃晃悠悠地过来,她停了一下,也是不急不慢地下来,往茅厕而去,然后折道去围墙,用不熟练的方式翻过去,跑出巷子上街。

董德庆已经看不见了。

她小跑着,在杂货铺的门口,看到董德庆的衣服一闪进了门。

随即他又出来。

“来得及吗?”董德庆问道。

杜九言点头,“时间有点紧,但是赶一赶还可以。如果路守正比你走的再慢点,就更好了。”

“应该不会,晚上没有人,如果两个人在后面跑动的话,一定能听到脚步声的。”董德庆道。

杜九言竖起个大拇指,“厉害啊董掌柜,颇有名侦探之风采。”

“名侦探是什么?”董德庆问道。

杜九言失笑折道回去。

“你不查了吗?我还可以帮忙啊。”董德庆跟着她喊道。

杜九言道:“找近道啊。”

“这个案子可真是辛苦啊,我鞋都要走破了。”

董德庆随在她身后,“我看你查的不顺,你到底行不行啊?”

“董掌柜,做人要念交情不能太绝情啊。”杜九言负手走着,道:“就算我输了,你也要让我打秋风。”

董德庆哼了一声。

两人拐进巷子里,渐行渐远。

三月十五,毕微被杀案,升堂。

桂王贴着面皮,穿着县令的官服坐在“明镜高悬”之下,桌上放了一叠的本案文稿,原告毕建雄跪在左侧,三方被告跪在右侧,杜九言从门外进来,大家都很紧张地看着她,指了指已经进来的薛然,“杜先生,这一场您一定要小心啊。”

“好!”杜九言道:“我一定小心。”

“杜先生,不管输赢你都是我们的杜先生。”

“杜先生,”路励耘拱手,道:“一切顺利。”

“好!”杜九言拱手,和窦荣兴一起进了县衙内,薛然由区恒陪同,两人拿着一叠的文稿,显然是准备充足。

杜九言和桂王拱手行礼。

桂王也一改作风,神色严肃地坐在堂上,和她微微颔首。跛子看向她,抱着手里的佩刀面色冷峻,杜九言冲他挑了挑眉头,负手站立在一边。

伍俊峰和卫正安并肩跪着,路守正缩着肩膀,紧张的满头冷汗。

原告没有请讼师,所以桂王拍了惊堂木,道:“本月初四,夜里亥时过半,毕记杂货铺的毕微,被人杀死于闺房之中。”

“经过调查,最终定为三名被告,路守正、伍俊峰以及卫正安。”

“当夜,路守正闲逛时偶见未曾关门的杂货铺,一时心起,便潜入杂货铺内偷盗银六两。随后,他则又想起居住于后院的毕微,并行至闺房内,欲行不轨,但遭受反抗后他伤其额头,致使受害人晕厥,随后路守正遁逃下楼回家。”

“路守正在作案时,落下发簪一只,血手印一枚,皆已经核对无误。路守正本人也已画押认罪!”

“路守正走后,而当时尾随他进入杂货铺的卫正安以及伍俊峰二人,再次进入毕微房间,并对她实施了jian占,最后,二人合力用剪刀分别伤受害人左肩以及受害人的心口,致使被害人当场死亡!”

“此二人狡猾奸诈,离开时将现场脚印擦拭干净,虽不曾留下证据,但根据当晚种种线索,以及二人也已口头招供犯案事实,所以,本官今日设堂审理。望二位讼师秉公辩讼,不得弄虚作假,糊弄律法!”

桂王说完,拍了惊堂木,道:“你二人谁先?”

“大人,我先来!”薛然上前,略拱了拱手,昂首道:“学生薛然,今日作伍俊峰、卫正安的讼师。”

薛然撇了杜九言一眼,高声道:“当夜,青山书院学生范立,因成亲大喜,回书院后在德庆楼请所有同窗三十四人吃饭,宵禁前有十一人离开。随后剩余二十三并范立二十四人,吃饭至子时一刻结账散去。”

“卷宗中所做的假设,伍俊峰和卫正安在楼上看到路守正经过,于是二人尾随他至杂货铺,目睹路守正犯案后,并带着报复之心,同样进入案发现场,奸杀了受害人。”

“以上,乃公文卷宗所列的线索和控告。”薛然环顾四周,道:“首先,当夜德庆楼的掌柜董德庆,并未看到有人从前堂出去。”

“所以,就要排除二人是从正门离开。那么二人就必须在路守正经过楼下时,立刻做出决定,翻出德庆楼围墙,小跑着追上尾随路守正。此事我做过试验,并不能成立。”

“第一,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两个人在身后疾步狂奔或是小跑,一定会有脚步声传来,路守正不可能毫无察觉。”

“第二,多位同窗可以证实,伍俊峰和卫正安二人酒量很浅,当晚二人已醉酒,才去后院方便歇息。试问,两个已是酒醉的人,如何跟踪尾随?”

“第三,案发现场所谓的推论,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二人到过现场,并且实施作案。”

“至于案发现场的矛盾,这与我请讼人无关,所以,还请大人再勘察现场,找到当晚除路守正以外另一个杀人凶手,将之严惩,还我请讼人清白!”

薛然话落,拱手道:“以上几条,大人若存疑问,可请德庆楼东家董德庆,以及青山书院当晚同席的学生出堂作证。”

“学生所言条条据实,请大人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