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大师杯复赛十四
唤静的琴声。(全文字小说阅读尽在文学网)如同清澈的溪雅的五声宫调式,传公山国特有的优雅,那段曾经传承了千年、曾经传遍了世界的旋律,通过斯坦威那特有的温暖音色传递到了每个人的耳中,一股纯正的中国风让众人眼前一亮。
没错,陈萨的第一作品,选择的正是那并脍炙人口的《梁祝》,只不过,却不是人们所熟知的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那,而是由中国作曲家陈钢、何占豪改编的版本。比起克莱德曼的版本来,这个版本更加忠实原着,基本上将梁祝中的爱情主题、共读共玩、十八相送、英台抗婚、坟前化蝶等几个主题表现得比较完整。不过,由于民族色彩太浓。运用的五声和弦过多,而使得这作品比起克莱德曼的版本多了几分刻板,少了几分流行元素。
但此刻,这样一中国风很浓的曲子,被这样一位美丽的中国女钢琴家演奏出来,纠良有那么一丝别样的味道。
纤细的手指缓缓地抬起复又落下,陈萨的每个动作做得都是那么细致。如同在刺绣一般,而在她这样的演奏之下,这《梁祝》中那委婉、缠绵的爱情旋律,也显得格外打动人心。
“陈萨倒真是会选,用这样一中国乐曲开头,再加上她本人的气质,说不定会有意外的突破也不一定。
看着陈萨的演奏,周广仁心里暗自想着。做为十五名评委中唯一一位中国区的评委,周广仁从心里希望自己国家的选手能够获得一个比较好的成绩,对于这几个人的实力。她是比较清楚的,相对来说,陈萨是几个人中最差的,尽管在之前的几年中,她也曾经获得过几个国际着名钢琴比赛的奖项,但最高的一次。仿佛就是在前年的李斯特杯国际钢琴比赛上获得的第三名。她是一位努力的选手,但却不是天才型的选手,这一点。周广仁心里很清楚。
不过看今天陈萨的表现,周广仁却很是意外地了一下,她能够看得出,陈萨今天很“放得开”这样的状态对于钢琴家参加比赛有着巨大的好处,只不过越是高层次的比赛,选手所面临的压力就越大,想要做到像陈萨这样几乎就不可能,周广仁也不知道陈萨怎么将心态调整得这好。
不过毫无疑问,就凭着陈萨在这曲子上的表现,就能够赢得不少评委和观众的印象分。曲子够着名,人长得也够漂亮,最重要的,演奏的还很有味道。近两年。随着中国文化渐渐在全球升温,中国的音乐也开始受到国际音乐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陈萨此举,无疑是迎合了这种趋势。
陈刚和何占豪改编的这《粱祝》,技巧性的东西偏多,虽然也包含了梁祝的几个主题,但主要还是以爱情主题为主,只是通过不断地变幻主题在左、右手的个置和伴奏的形式、力度来表现不同的情绪,其艺术成就并不高,正因为如此,这个版本才会在被创作出来之后那么长时间。都没有真正流传开来,远不如小提琴版本那么有名。
陈萨的演奏,无疑吸引了全场的注意,比赛开始到现在这么长时间。还没有一位钢琴家演奏过一如此纯正的中国风的曲子,而且这曲子又是那么着名,被称为中国版的“罗米欧与朱丽叶”自然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只是,有一个人的眼中,却露出了些许遗憾的神情。
这个人,就是6维。
“可惜了一好曲子,可惜了陈萨这么好的状态。”看着陈萨的演奏,6维暗暗摇了摇头。这曲子他早就看到过,不过只弹了一遍就再没委碰了,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感觉不好,很不好。
这个版本的梁祝给6维的第一印象就是和弦的编配很不合理,作曲家为了显示这是一中国风的作品,显示出那种传统、古典的味道。用了许多五声调式的和弦连接,这些连接虽然在乐理上是都能讲得通的,可老实说听上去却并不是那么舒服。特别是有些地方那些快的双手华彩旋律,6维认为那纯粹就是在炫技,是为了提高曲子本身的难度而生硬地插进去的障碍。中国有许多曲子都是这样,6维一直不明白,这些作曲家们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仅仅是为了显示他们作曲的专业性和创作出的作曲的艰深吗?可一音乐先应该让人觉得好听。这里的人指的是大多数人,而不是那些所谓的“圈内人士”。
不管怎么样,当听到那段旋律移交到左手,而右手只剩下在琴的高音区来回飞舞,演奏那些快的小华彩时,6维就彻底失去了听的兴趣。因为他实在听不出来这段音乐是在表达什么。
当然,当陈萨最后的演奏结束刚,小场仍然响起了热烈的掌碉那作品中的东方旋律。引确让那些国外的乐迷们感到很新奇,很好听。
“瞧瞧,老外也被咱们的《梁祝》给震住了!名曲就是备曲,我看这陈萨今天没准儿有门儿刘弃海在陈萨结束第一曲子时,忍不住赞叹道。
“是啊,看那帮老外掌鼓得。我看着都疼了,不过我很怀疑他们到底懂不懂这段音乐是什么意忍陈云抬起头笑着对刘云海说口“呵呵,懂不懂无所谓,只要能震住他们就行了,音乐有时候要讲究一种朦胧美的,好了别说了,陈萨又要开始弹了微微调整了一会儿之后,陈萨开始了她第二作品的演奏。
这一次,陈萨选择的是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2号。
比起《匈牙利狂想曲》第6号。第2号作品的知名度似乎低了一些,但这并不能降低这曲子在钢琴界的影响力,许多钢琴家都喜欢在自己的音乐会上演奏这曲子,一半因为它的名气,一半因为它的难度。
“咚咚!”两记重重的小调主和弦响起,陈萨那两条藕节似的玉臂爆出了强烈的力度,带着切分节奏的两个和弦十分富有张力,刹那间,斯坦威钢琴似乎由一位温文尔雅的伸士,变成了一个冲动的小伙儿。
手腕吊得很高,由于这曲子从头至尾,都充斥了这种带有强烈切分节奏和大力度的旋律,因此必须用这样的姿式才能达到所需要的力度。
现代钢琴教学理论,将演奏者作用于琴键的力度,已经戈分得十分明细了。同样的一个音,根据力度标记的不同,可以靠手指的力量奏出。可以靠手腕的力量奏出,可以靠小臂、大臂二甚至全身的力量奏出。当然,这样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在演奏钢琴的时候,全身的肌肉都处在十分放松的状态下,即使是不力,也会配合触键。
而此刻陈萨的演奏,就是许多钢琴家通常喜欢用的全身力量作用于指尖时的通用姿式,将手腕提高。可以进一步加强手臂的通道感,便于力量的贯通。许多初学钢琴的学生看到一些钢琴家的演奏,常常会迷惑不解,因为一开始的时候,他们的老师总是告诉他们,手腕必须耍时时刻刻保持与琴键的平行,移动的时候,也只能是左右移动,千万不能平行移动。因此,当他们看到有的钢琴家演奏的时候,经常将手腕像陈萨这样吊起来或是有时压下去。经常会不理解为什么。
其实,道理很简单,一开始的时候强调手腕的平行,主要是为了锻炼手指的独立性,因为初学者有的时候手指不够灵活,在抬指的时候的腕总是不自觉地想要“帮忙。”结果导致手指越来越懒。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钢琴老师才会要求学生们手腕要保持与琴键的平行。
而且,初期的时候,学生们练习的大多都是力度相对统一平稳的作品。也不需要太大的动作。而当手指的独立性已经被锻炼得很好的时候。渐渐接触到一些对力度、度、表情有一定的要求的作品时,就需要手腕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演奏中。而不仅仅只是充当一个简单的力量输送“通道”的角色。
不过,在6维看来,倒不一定非要采取这样的姿式,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音色,只要全身的肌肉配合得得当,即使手腕不做出这么大的动作,也同样可以获得很快、通透的和弦,他自己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这《匈牙利狂想曲》第2号,有些偏重于悲情的风格,到了中段。更是有着大段的快炫技华彩。陈萨选择这曲子,估计也有想要展示自己基本功的想法。其实,不只是她,但凡参加比赛的选手,几乎都会选择一李斯特的作品,来显示自己的水平。谁让李斯特被称为“钢琴魔王”呢,谁让他的曲子难度号称世界之最呢。
陈萨这狂2完成得很出色,从头到尾没有出现一个错音,节奏也很准确,至于表现力,可称得上是中上等。
接下来的两作品,陈萨的表现也相当不错,状态很放松的她,基本上水平挥了出来,虽然这四曲子除了狂2之外,其他的都不算太难,但稳定的挥,也为她赢得了不少印象分”咕凹分的成绩,在这几天的比赛中,也算得上是中上等的成绩了。
在一阵热情的掌声中,陈萨走下了舞台。
掌声停歇了片刻,随即,随着下一位选手的上场,近乎疯狂的再度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