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伊藤船业(2 / 2)

超级能源强国 志鸟村 2078 字 2个月前

天不亮就起床,天黑了就喝酒的钢厂社区,在造船业兴盛的时代,于欧美地区很普遍,在日本也不少见。

就是这样,还被人家突破了世界记录。

伊藤隆信根本想不到是如何做到的。

越是如此,他就越发的在乎此事。

田村本部长只好丢下茶杯和茶壶,冲出办公室,去外面打电话通知,并约定会面的时间。

伊藤隆信冷着脸,拿出一张纸,想了想写道:重整商事船舶主业,进一步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lng船和油轮的发展,将带来财团整体性的利润增涨……他也是做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起家的,因此思路和苏城非常的像。

做lng船,是船舶工业的未来,也确实是日本、法国等老牌船舶公司的唯一生门。

伊藤隆信以前不关心此事,是因为公司有其他的专务和常务在关心,他一个堂堂副社长,要考虑的是更加宏观,或者能带来更多利润的事。

现在,面对苏城的成功,他却觉得,船业市场似乎还有发展的前途。

如果能用6个月做一艘船的话,如今的船业利润怕得提高百分之二三十,不止是有利可图,而且是高利润的行当。

至于本公司是否能用6个月造一艘船,伊藤隆信根本没有考虑,他认为,中国人能做的东西,日本公司一定是能做到的。

到时候,大家比拼的仍然是技术积累和人才优势。

内心里,经过与苏城在阿联酋的直接接触,在俄罗斯的间接接触,伊藤隆信对于苏城的判断,还是有一些不情愿的信任的。

“既然他认为船业有所为,我们也不应当放弃。”伊藤隆信的潜意识里,有种追踪经营的念头。

无论是否有赌气的成分,伊藤隆信做起计划,还是有板有眼的。

考虑到董事会的时间不长,伊藤隆信首先找出财团内与船舶工业相关的企业,然后分析他们的业务量和利润率……如果说,苏城做船舶工业,受益的是全国的船舶产业链的话,伊藤商事做船舶工业,受益的主体将集中在本财团内部。他们在各项工业基础方面的水平,比90年代的中国工业体系只高不低。

若是能够因此而带动集团有一两个百分点的增涨的话,自己离社长的位置也就更进一步了。

伊藤隆信有点得意的想着,落笔的速度也更快了。

随后,他的几名助理都被叫了进来,或者分析资料,或者做计算。

93年的日本,也没有多少计算机可用,资料都是放在资料室里的,要用的时候,就叫那些被打入冷宫的家伙找出来。

装潢的富丽堂皇的副社长办公室,很快变的灰尘遍布。

下午。

田村本部长将千里迢迢赶来的船务公司的宫本社长,以及他的首席工程师,带入了副社长办公室。

伊藤隆信热情的接待了他们。

繁琐的欢迎仪式后,伊藤隆信拿出《朝日新闻》,期待的问道:“我看到资料,咱们现在制造一艘船的平均速度是11个月,最快速度是235天。现在,中国人好像采取了某种技术,将速度提高到了6个月左右,我们是否能够达到?”

“前田。”宫本社长快要70岁了,早就是混吃等死的状态。

被他叫到名字的首席工程师前田大约40岁,属于野心勃勃的技术派,他好奇的拿起报纸看了一会,哑然失笑道:“这不可能。”

“为什么?”

“200天造船,里面肯定是有问题的,我猜,要么是他们提前做好了船只的一部分分段,然后组装起来,于是只计算焊接时间。要么,就是报道的记者没有调查清楚。”前田扳着手指道:“要造一艘船,工序是非常复杂的,我从钢板说起。船厂得到钢板,通过取料机,要依次经过抛丸、冲洗、烘干、喷底漆、再烘干的流程后,才能用电磁吊运到气割作业台,切割成形后,还要经过平面分段生产线,标准分段装配区,抛丸涂装站、船体封装台,最后才用200吨重的拖车,将分段运往总装生产线。这个流程几经简化,已经不可能再节省出一个半月的时间了……”

假如《朝日新闻》报道的企业不是大华实业,伊藤隆信或许会信任前天说的话,将此事搁置。

现在,他却强势的道:“既然你不能节省出一个半月的时间,那么就去调查中国企业为什么可以。”

“只是一次夸张的报导。”

“那就给我夸张的证据。”伊藤隆信瞪起眼睛来,还是很有些威严的。

在副社长面前,首席工程师也只能屈服。

尽管前田幻想着有朝一日会跨过副社长的位置,但在这一天到来前,他依然要听从副社长的命令。

回到伊藤船业公司,前田本想派个人去中国调查,想了想,却将此事委托给了集团外的一家专业调查公司。

在他看来,煞有介事的调查一家中国公司,会让自己变的可笑。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举措,却让伊藤商事的秘密调查,变成了一项半公开的调查。

专业的调查公司,在得到了能卖钱的信息以后,可不会只提供给前田。

很短的时间,全日本的船业公司,都收到了关于大华船业的摘要。一些公司,立刻决定买下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