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二章 击胡之法(2 / 2)

“不错。”吕布棱角分明,有若刀削一般的脸上,终于流露出了一丝赞许之色。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好威风,好志气,如何反击这句话,更是与众不同。”

王羽揣摩吕布心思,下意识自谦道:“信手之作,让温侯见笑啦。”

“不,你错了!”吕布的回应再次令王羽感到错愕,之间他举步负手,踱步而行,经过王羽左侧,到王羽身后五步许处立定不动。

王羽茫然转身时,见吕布的目光流露出深刻的感情,凝注在庭院中烧焦了半截的残垣断壁上,油然道:“草原胡虏肆虐中原,自商周时起,就屡见记载,可千年以下,真正消除胡虏威胁的,却只有武皇帝而已。何故?无非不肯受辱于人,奋起反击罢了。”

“这固然是一种态度,但又何尝不是一种战术?秦皇一统六合,武功盖世,但对上胡族,依然不堪其扰,不得已筑长城以御之。岂不知对付胡族,最忌被动防守,唯有奋起反击,才有一线生机!”

王羽终于跟上吕布的思路了,对方不是在感慨什么,而是想传授给自己一些心得——对付异族的心得。

“温侯的意思是……对付鲜卑人,必须采取积极的战法?”

似是觉得王羽的问题太简单,吕布剑眉一轩,不答反问:“你觉得胡族最强的是什么?或者说,他们因何而强?”

“机动力。”王羽不假思索的答道:“胡骑来去如风,行踪不定,一旦入寇,边疆会变得处处烽烟,让人防不胜防……”

这些评价,在后世都是老生常谈,放在明清以后,可能还要加上骑射无双,骁勇无敌之类的高度赞誉,不过现在是汉朝,胡虏还没得过势,轮不到他们自我吹嘘。

骑射无双,他们比得上白马义从?

骁勇善战,他们比得上陷阵营?

老实说,王羽现在也不确定除了机动力之外,胡族到底强大在哪里。

对匈奴的那一仗,对方最大的威胁就是人多,两万多人全是骑兵,就算个人战斗力再渣,威胁也是很恐怖的。

可后世的说法,不是一直说游牧民族单兵力量超强,中原人只能用人海战术堆,或者用先进武器压制么?

王羽有些迷惑。

“是,也不是。”吕布给出了个模棱两可的答案,好在他也没有卖关子的意思,紧接着就开始解释:“胡族马多,咱们中原马也不少,更兼有武器方面的优势,经常都能以少敌多,光靠跑得快,胡族岂能成为中原的大患?”

“那是……”王羽想想也是,秦皇时代,汉武之后,河套都是在中原王朝手中的,那里是草原上最肥沃的牧场,养出的战马可以轻易组建起一支强大的骑军,在机动力方面,中原军队不比胡虏差。

“无非态度罢了!”

吕布沉声说道:“胡族南寇,多半是因为遭了灾,不来中原抢掠一趟,就过不了冬。所以他们的态度更积极,投入的力量也更多。檀石槐在世时,每次南寇,都是倾尽全力而来,熹平六年那场大战,汉军三万分兵三路出击,面对的却是中部、东部鲜卑集结起来的十余万落,以寡击众,且无备而战,焉能不败?”

王羽渐渐明白吕布的意思了,秦汉时代的蛮族所造成的威胁,骑兵只是很小的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他们人多。

所谓十余万落,不是十万兵的意思,而是十多万个大小部落!胡族应该没有统计专家,所以这十万,应该不是量词,而是形容词,就是很多的意思。

和故土难离的中原百姓不同,胡族本来就居无定所,部落中无论男女老幼都能骑马,财产则只有帐篷和牛羊,使得他们可以共进共退,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所谓的全民皆兵。

数以万计的部落集结在一起,就是数十万大军!

所以,每次胡虏大举入寇,边关便烽火处处,不是因为胡虏来去如风,而是确实每个地方都有胡骑的身影!

草原的人口虽少,但他们动员力强大,中原人口虽多,但在边境居住的必经是少数,结果就是,他们人多。从汉武时代发动对匈奴的反击开始,汉军就始终是在以寡敌众!

最后,吕布如是总结道:“所以,你想打赢这一仗,就不能被动防御,想着把敌人驱走了事,必须积极反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