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上面这些商人开办的专业学校虽然不错,但却都有一个缺点,因为无论是算学、化学、天文,甚至还是航海学,全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比如像那位参与了探索澳洲的冯石介,他之前就是在登州加入李愔开办的航海学院,通过学习成为一名测量官,但是他以前跟着父亲学过算学,而且也识字,可以说有极好的基础,所以才能学成,若是换成一个大字不识的人,那就得从最基础的文字开始学起,想要学成一名测量官,估计没个七八年根本连想都不要想。
商人一切向钱看,所以他们可没耐心从基础教育教起,这也导致了那些专业学校的较高,能上这种学校的人并不多,而这种情况也就说明,台湾的基础教育方面存在着极大的缺陷,而李愔现在要解决的,也正是基础教育。
现在台湾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五十多万,而且随着大力移民,以后的人口数量还会急剧增加,再加上基隆和台南等城市的出现,这使得教育需求已经形成,甚至已经有不少地方开始出现私塾,一些从大陆来的不得志读书人开始教授传统儒学,若是放任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的话,日后恐怕还会形成儒学一家独大的局面。
李愔对儒学并没有什么偏见,甚至感觉儒学在修身方面,还是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相比较而言,李愔还是更看中算学、天文、化学、航海等实用的学问,所以他并不希望台湾和大唐国内一样,变成儒学教育的天下。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愔在齐王府的官制中,再次增加了一个教育院,任命谢纯为院长,花广为副院长,专业负责教育系统的架构。
谢纯和花广都是李淳风的高徒,之前随李愔一起到了登州,开办了航海学院,教授学生学习航海需要的各种知识,不过现在航海学院已经搬迁到了基隆,他们两个因为能力出众,而且又对算学、天文等学科都有很深的造诣,所以被李愔破格提拔,成为台湾教育系统的架构者。
李愔虽然不懂教育,但后世好歹也上了十几年学,正所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所以他结合台湾的实际情况,再加上后世受到的十几年摧残,很快决定将现在台湾教育分成三个阶段。
其中最基础的自然是小学教育,也可以称为基础教育。这种教育将在新设立的小学里完成,开设语文和算学两门最主要的学科,其中算学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主要是些加减乘除的运算,不过李愔带来的阿拉伯数字已经传播开来,所以现在算学也都是以各种数学符号来演算。至于语文则主要还是以儒家教育为主,从启蒙的三字经、千字文,一直到论语、大学等。
另外在小学教育中,学生还会接触一些最基础的天文、化学、生物、航海等方面的知识,一方面是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另外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打好基础。
基础教育完成后,就可以进入到中等教育阶段,这时期学生们主要还是以语文和算学为主,但是天文、化学等方面的杂学比重开始增加,学生们可以学习更加深奥的知识。
而在中等教育之后,则是大学教育,这方面李愔十分省力,他将那些商人开办的专业学校,以及官方开办的各种专业学校,分别按学科合并,形成类似后世专科大学的学校,比如学习航海的航海学院,学习各种物理机械知识的科学院,以及学习医学的医学院等。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报考相应的大学。
李愔在将教育的三阶段列出来后,却忽然间发现,他好像给自己找了一份十分麻烦的工作,因为在接下来的时间,他需要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一件与教育相关的事情上来,而且这件事别人根本帮不了他。